数字化的基本流程
in In-My-Mind with 0 comment

数字化的基本流程

in In-My-Mind with 0 comment

前两天在一个DDD的研讨群,讨论准入门槛和执行难度的时候,突然就歪到是否可以从研发效能改进进行切入。
在降本增效的主流导向下,研发效能好像被提很多,虽然很多内容都是新瓶旧酒,但很多时候,技术就是这样,本无罪,更多靠天时地利人和。
同时这几年,甚至我觉得接下来的好几年,更多被提及一个话题是数字化管理。
这两年直接的或者间接的参与了几次研发效能的改进,所以脑袋一热,以研发效能一事,记录一下一种大致可行的数字化管理建设的思路。

大致思路

从现实世界中发现,整理,记录数据

从数据中识别,聚焦核心价值数据

加工数据信息,分析总结,修正认知

决策,提炼,标准化,以及解决应对方案

关联研究范式

第一原理准则

团队分工建议

研发效能的数字化管理

2023-06-27T03:52:36.png

目标

基础数据来源(大范围数据采集,宽表采集)

过滤团队交付相关数据(数据整理计算,聚合)

整理分析数据,寻找关联,发现问题(指标体系)

总结优化解决方案(成果,执行)

关键点

度量指标的确认/指标体系建设

需要从自身业务方向出发,选取核心关联内容,建立长期的或者针对性的度量指标,并形成自有的指标体系,全局认可并支持演进。
类似北极星指标,产品的MVP原则,这一块是数字化管理建设的难点也是价值点,而且千人千面,合适的才是最好的,很需要投成本来做。
比如以服务客户为业务和生存核心的时候,需要关注需求来源可靠性,需求前置确认的难度和时间,需求变更及预估,整体交付时间,客户反馈;
以研发成本控制为核心的时候,要关注需求规模数量,历史技术债,技术团队负载,人员团队构成,外部资源依赖,自动化及工具使用情况等。

基础数据的采集及质量

需要对相关的技术工具进行引入,来实现自动化,包括采集,存储,规模计算等,属于技术性工具,需要先进性和可靠心,对技术团队存在要求。
对关键数据的产出进行规范,约定及补全(强制commit规范,编码风格统一,devops自动化,需求过程全记录,资源投入记录,需求追溯)。
基础设施:gitlab,jenkins,sonar,cicd
项目管理:tower/tb等kanban,jira/pingcode等具备API能力的项目管理平台
测试管理:https://metersphere.io/
知识库:企业微信/钉钉/飞书
数据呈现:各种大屏系统
其他的还有编码规范(ali,google),提交规范(git flow)等等

本质原因的挖掘与认知

数据分析时要非常明确很多数据只是表象,是具备迷惑性的,需要挖掘背后的本质。
比如交付延期了,经常能够看到的直接数据原因是技术团队负载过大,太多需求同时输入,bug多,测试周期长。
虽然最直接的解决方案可能是加人,但需要明确造成负载的本质原因是什么,是业务拓展导致的需求规模增大,是多方沟通传达出现问题造成需求或者理解多次发生变化, 是标准或流程混乱导致的有效工作时间地下,还是团队素质或者态度等健康度导致的产能下降,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优化解决。
这一块是最热闹的,非常容易干架然后还解决不了问题,因为很多是看不到的,需要很多个角度来辨识,而且各个职级能给出的结论通常都是正确但是又局限的,这也是最需要决策者的时候,这个人要有足够的认知高度,兼具决策力和判断力,同时还要有沟通能力,让人信服,能够说服大家都认可问题的归因方式和本质,让相关人能够支持、至少有条件的支持改进方案并配合执行。

对经验的尊重

要尊重市场行为,尊重专家经验,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,需要结合经验和业务目标,做综合性判断,不能只拿数据说话。
数据是工具,度量是工作,实现目标才是所谓的可能成功。
很多事情需要综合判断,根据数据初始化,根据经验调优,然后结合实际不断迭代改进,建立度量和分析长期体系化,并过程化成长演进,要具备基础知识,但很多时候尽信书不如无书。

题外话

研发效能是一个属于决策层的事情,高管,部门经理,总架构,人力资源总监这些人是直接干系人,对不同的人意义也不太一样。
高管关注的是成本收益转换,经理关注的是目标完成度和客户满意度,总架构关注的是企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整体稳定可持续,人力资源关注的是激励绩效制度和团队人才建设。
不要和程序员谈研发效能,跟一个开发谈研发效能,大多数情况下他会认为公司是不是要拿这些数据扣绩效,少发钱,然后你就完全可以相信在造数据这种事情上,没有人比程序员逻辑更缜密,而这只会增加对实际问题判断的难度,对实际解决问题几乎没有帮助。
我个人认为,程序员的绩效应该只和生产事故挂钩,其他所有的扣绩效行为,都是为了掩盖非研发环节的过失,以及体现领导的无能,听懂掌声

无责任推荐:

Apache DevLake 开源研发数据平台

https://devlake.apache.org/
一个开源的研发数据平台,可以聚合devops常见工具的数据,同时内置了很多常见指标集,如果企业想做研发效能,又完全没有思路的时候,可以先看看这个工具能给出的东西。
国内的商业化团队叫思码逸,专门针对研发效能提供解决方案的,你看能省钱的地方,其实都能赚钱。

飞致云 MeterSphere 开源测试平台

https://metersphere.io/
一站式开源持续测试平台,包括用例管理,计划,自动化测试,缺陷记录报告等一大篮子的功能,集合型平台。如果研发迭代比较快, 测试团队工作量大,很需要问题追踪管理,同时又苦于各种测试工具比较独立分散的,可以试一试,有jmeter等并发测试,也有多环境支持,还有前端自动化测试。
国内的商业化团队叫飞致云,同时是jumpserver的东家,前同事在里面担任要职,对他家东西有兴趣的,可以找我要联系方式。

字节 DevMind 研发效能相关资料

https://www.infoq.cn/article/oiyyltdpp4yx1ifhs4a8
字节的研发数字化管理平台,是很完整的一套落地技术实现。字节给出了很多研发效能度量的概念和方法,有一套很全很完整的方法论。网上可以搜的几篇内容,都很具启发性。
不过字节这套东西,太过完备了,就导致他几乎不具备复制性,不是那种非常技术导向的公司,我个人感觉完全不要尝试这种东西,容易赔了夫人又折兵。还是从最适合自己情况的,最简单的开始,北极星 plus mvp,一点点搭建。

Comments are closed.